医用氧直接用于患者呼吸支持,其纯度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与生命安全。一氧化碳(CO)作为高毒性气体,即使在极低浓度下也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,形成碳氧血红蛋白,阻碍氧的输送,造成组织缺氧。
因此,国家标准 GB/T 8982—2009 明确规定:医用氧中一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 5 × 10⁻⁶(体积分数)。
该限值的检测依据为 GB/T 8984《气体中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》。该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配备适当的检测器(通常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或甲烷转化器+FID,或热导检测器 TCD),
通过色谱柱对气体样品中的 CO 进行分离,并实现定量分析。
检测过程中,需使用经认证的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准,确保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与准确性。样品气通常通过减压阀和过滤装置后引入色谱系统,避免水分或颗粒物干扰。
整个分析流程应在洁净、温湿度可控的实验环境中进行,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痕量气体检测的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医用氧生产过程中若使用分子筛或低温精馏工艺,理论上不应产生一氧化碳。但若设备密封不良、润滑油高温裂解或空气源受污染,仍可能引入微量 CO。
因此,定期对原料空气、中间产品及成品氧进行 CO 监测,是保障医用氧安全的关键控制点。
此外,标准要求出厂检验必须覆盖 CO 项目,且检测结果需纳入产品合格证书与可追溯档案。对于液态医用氧,须在汽化后取样检测,确保状态转换过程未引入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