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2020年版)第二部分的章程,医用氧气(标记为“氧”)的品质监管与化验规范如下:
基本信息
- 标准编号: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二部
- 药品名称:氧 (Oxygen, O₂)
- 实施日期:2022年5月22日
质量要求
药用氧气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纯度和关键杂质的限量:
- 氧含量:本品含氧(O₂)不得少于 99.5% (ml/ml)。
- 一氧化碳(CO):含量不得高于 0.0005%(即5 ppm)。
- 二氧化碳(CO₂):含量不得高于 0.03%。
- 水分(H₂O):含量不得高于 0.0067%。
注:与旧版标准相比,2020年版取消了对“颗粒”的检测要求。
检测方法
药典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有明确规定:
- 氧含量一般借助顺磁测量装置来检测,氧元素具备顺磁性质,测量方式正是应用这一特点以实现准确计量。
- 一氧化碳(CO)可以用检测管手段或红外分析仪器来实施测量。检测管手段使用起来方便,费用不高,能够满足快速排查和常规抽查的需求。
- 二氧化碳(CO₂)可以用检测管手段或红外分析设备来实施测量,红外分析设备是依据CO₂对某种红外线的吸收特点来执行定量的。
- 水分(H₂O)借助依据五氧化二磷原理运作的露点仪实施检测,此技术具备极高的敏感度,可以精确计量非常少的水分成分。
重要说明
- 医用氧定义医疗用氧气,是借助深冷分离技术等手段,从自然环境里提取的,专门用于医院救治的气体。
- 制氧机氧气利用家庭用或医疗用制氧设备(例如分子筛制氧方式)所获取的含氧量较高的气体,其纯净程度一般达不到瓶装医用氧气(达到99.5%以上)的标准,同时国家现阶段并未将其视作“医用氧气”来实施监管。
- 使用限制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发布的通告,医用分子筛制氧装置生成的富氧气体不得用于:
- 危重监护单元(ICU)内,针对急性肺部衰竭的救治,实施心脏和呼吸系统紧急抢救,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前后,以及运用光学器械深入呼吸道内部进行探查。
- 手术室内采用笑气吸入方式实施麻醉,从开始到结束恢复期间,以及整个手术过程中,均通过吸入极少量高纯度氧气,并保持全封闭的麻醉状态。
总而言之,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二部对医用氧气的品质管理设定了高指标,要求其纯净度高且杂质少,目的是确保医疗应用的安全可靠和效果显著。所有涉及生产和应用该气体的机构,都务必依照这些法定的技术规范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