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光临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六氟化硫纯度检测: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的精密应用

2025-09-18

Leave a message

在电子工业中,六氟化硫(SF₆)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蚀刻和清洗气体,其质量直接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生产良率。GB/T 18867-2014标准为此提供了严格的检测指南,其中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(He-PDHID)被指定为检测氧+氩、氮、四氟化碳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甲烷等微量杂质的关键技术。该方法基于GB/T 28726—2012标准,利用高纯氦作为载气,通过放电产生高能氦亚稳态原子。当样品气体进入检测器时,若其中杂质分子的电离能低于氦亚稳态原子的能量,则会通过碰撞电离产生离子流,其强度与杂质浓度成正比。


由于六氟化硫分子具有极高的电离能,几乎不参与电离过程,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“屏蔽”掉高浓度的SF₆背景干扰,从而实现对痕量杂质的精确测量。GB/T 18867-2014标准附录A详细规定了预分离柱(Porapak R)、分析柱(5A分子筛和Porapak R)的配置细节、切割阀的应用以及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。特别是采用的切割进样技术是实现高纯度SF₆中ppm级杂质准确定量的重要步骤。当不同实验室或检测方法之间出现争议时,GB/T 28726提供的方法成为最终裁决的标准。这种方法以其高度的灵敏性、选择性和优异的重复性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,为电子级六氟化硫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

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源于其独特的检测机制。首先,高纯氦作为载气,在放电条件下生成高能量的氦亚稳态原子。这些亚稳态原子在遇到杂质分子时,如果杂质分子的电离能低于氦亚稳态原子的能量,便会发生碰撞电离,产生可测量的离子流。这一过程不仅有效避免了高浓度SF₆的干扰,而且对于痕量杂质的检测尤其敏感。此外,该方法还要求使用特定类型的色谱柱,如Porapak R和5A分子筛,以确保对各种杂质成分进行有效的分离和检测。


在实际操作中,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,必须严格按照GB/T 28726—2012标准进行操作。这包括正确配置色谱柱、合理使用切割阀以及准确配制标准气体。这些步骤共同作用,确保了即使在复杂混合物中也能对目标杂质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。此外,当面对不同的检测结果时,GB/T 28726所规定的仲裁方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,进一步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。


总之,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,在六氟化硫纯度检测中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。它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,也为电子工业中关键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预计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,并持续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。
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8921293596

微信咨询
江苏科海检验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