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用氧气是医疗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无色、无嗅、无味的特性使得它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。为了确保医用氧气的安全使用,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注意事项:
使用安全要点
1. 四防原则:即防震、防火、防热、防油。
搬运时避免氧气瓶倾倒或撞击,以防爆炸。
瓶体应垂直放置于阴凉处,远离火源至少5米、暖气1米以上,与明火保持至少10米距离。
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温度升高导致内部压力剧增。
冬季解冻时严禁使用明火烘烤或硬物敲击,且不可强行拧动调节螺丝。
2. 操作流程:
调节流量后再连接患者;停止供氧时先断开连接再关闭开关;调整流量前需分离管道以避免突然大量气体进入呼吸道造成伤害。
3. 监测患者状态: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等指标,并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疗效选择合适的氧浓度。
4. 氧气瓶管理:当瓶内压力降至0.3MPa以下时停止使用,防止灰尘进入引发危险;标记空瓶以便及时更换。
5. 鼻导管护理:双侧鼻孔轮流插管减轻刺激,保持鼻腔清洁预防堵塞。
6. 标识清晰:已用空瓶需标示“空”字样,便于快速识别和替换。
7. 定期检验:每三年对氧气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确保设备安全可靠。
气瓶相关知识
钢印标记:包括制造商信息、编号、测试压力、工作压力等重要参数。
防震圈作用:有效缓冲冲击力,保护气瓶免受物理损伤。
瓶阀使用指南: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材质的阀门,注意安装方向(可燃气体左旋反牙,非可燃气体右旋正牙),并避免油脂接触。
不得使用的条件
充装错误如将氧气充入曾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内。
材质不佳或制造缺陷影响安全性。
维护不当导致腐蚀或其他损坏。
缺乏适当防护措施导致泄漏或损坏。
附件污染油脂可能引起火灾。
遵循上述指导原则,可以大大提高医用氧气使用的安全性,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。正确搬运、妥善保管以及合理操作都是保证医用氧气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。